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大礁溪橋上游段河川環境改善工程 

主辦機關:經濟部水利署第一河川局

設計單位:經濟部水利署第一河川局

監造單位:經濟部水利署第一河川局

施工單位:廣耘營造有限公司 

 

一、工程概述

 本工程位於宜蘭縣員山鄉與礁溪鄉交界處,主流長度約14公里、集水面積3,848公頃,其南界有鎖頭山、大湖山、下阿玉山系,西鄰台北縣界,集水區地質破碎,地勢陡峭。大礁溪原名為大乾溪,上游河床大石林立,河流狹窄且受山勢挾持蜿蜓曲折,於圳頭出山谷後形成平坦、寬闊之沖積扇地形,因地下伏流溪水長年乾涸石頭露出河床所以叫乾溪「台語音同礁」,因流量河幅比小礁溪大,所以叫大礁溪。於雪山山脈水系,特色為流路短、坡度陡,峽谷深遂,多瀑布,每逢颱風豪雨常造成區內土石崩落,河床坡度陡峭,兩岸邊坡易有河流沖刷導致嚴重崩塌,崩落之土石易堆積於河床邊。大礁溪海拔高度為200~700公尺,上游氣候潮濕多雨,生長的植物除了蘭花以外,以次生闊葉林為主,其中夾雜著人工林,附近地區栽植蓮霧、番石榴、金桔、桃樹等果樹,尚有榕屬植物、杜鵑、鳳仙花、芋麻等植物分布。過去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及本局已曾針對大礁溪上游與大礁溪橋下游兩旁護岸進行整治工程,以營造民眾休憩活動空間及確保自然資源之永續利用。

照片1  大礁溪橋旁勒石  特選書法名家趙孟頫字體勾勒出生命力

 

   (一) 工程緣起

本工程位於宜蘭河水系大礁溪橋上游與水保局治理界點間,河心長度約840公尺,其左岸為礁溪鄉,右岸為員山鄉,施工前河段高灘地植生雜亂,影響通洪及視野,在配合整體河川治理原則下,除有效維持通洪斷面,提升防洪功能外,亦兼具本河段整體美觀、生態與親水之周邊效益。

照片2  施工前空拍調查可見深槽偏靠基腳

照片3  施工前舊堤及高灘地雜亂

照片4  河道深槽逼近舊堤基腳

 

(二)設計理念

「大礁溪橋上游段河川」長期以來雜草與違規種植錯落,每逢汛期水漫高灘地,視覺易顯髒亂。基於此,經濟部水利署第一河川局本著對自然人文的尊重,兼顧保持孕育及利用再造,乃規劃營造本河段之河川環境改善工程,以「人文和諧,河川永續」為主軸,採「順應河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節能減碳」、「在地人文、生態遊憩」、「公私協力、永續經營」及「民眾參與、行政透明」為核心,周延創新思維、充分尊重自然環境的深層存在意涵,兼顧利用與保育,並廣納雅言、導入民意,以在地使用與專業角度共同參與設計,打造3.4公頃綠美化河道空間,營造優質水與綠環境。對此河岸空間更以「化髒亂為美麗」之工程手段,改造成美麗人文親水河岸。

 

 

 二、工程內容:

本工程特色主要以「人水和諧、生態永續」為主軸,進行河道空間之綠美化設計,在工區整體配置上主要規劃為三個區域分別為生態保留區、景觀休閒區及親水遊憩區,在斷面配置上面,深槽兩側利用大塊石緊密排列達到護坦效果,在低水護岸與護坦之間預留濱水植生復育的空間,高灘地及既有堤坡則採覆土植生綠美化的方式處理,進而營造優質『水』與『環境』,其透過民眾參與的機制與結合在地文化、並兼顧生態、環保、創新等多項特色。各區相關配置如下:

(一)景觀休閒區:觀景步道、蜜源植栽、既有堤防綠化、望龍池、種植台灣的原生樹種、保留部分既有喬木及高灘地覆蓋綠化等。

(二)親水遊憩區:堤頂步道、雲行階梯、深槽鋪排大塊石護坦,佈設自然拱型固床工、美化既有堤後排水出口、既有堤防綠化、設置甲蟲復育區、綠美化堤後與道路之界面、多功能廣場、越堤路改善、保留部分既有喬木及高灘地覆蓋草皮綠化等。

(三)生態保留區:佈設毛毛蟲意象、觀景平台等,餘劃設為禁止干擾生態棲地,以維持原有生態環境。

圖1  工程配置平面圖

 

2  工程斷面示意圖

 

 

三、工程特色:

(一)拱型固床工:

大礁溪上游段特色為流路短、坡度陡,本工程為改善河床坡降過大,在兼顧防洪安全與自然生態優先原則下,採用自然塊石進行河道拱型固床工營造漁窪地及安全跳石設置。拱型固床工係參據日本自然河岸專家福留脩文理論,採用長徑1.2公尺以上之自然塊石佈設的自然營力方式,進行固床工、跳石區佈設,穩固自然生態河床及河道空間之綠美化,兼顧利用與保育達穩定河床之目的,營造多樣化多孔隙自然生態河川與休憩的跨域加值空間。

 

 照片5  固床工空拍照片

照片6  親水遊憩區完工空拍

(二)觀景步道:

本工程秉持生態、節能、減碳三大設計理念,以就地取材、混凝土減量、植栽固碳措施,採用現地河床料篩選鋪設及夯壓成觀景步道,除提供民眾休閒及節省

工程經費外,兼具環保及節能減碳思維。

施工期間結合在地社區參與溝通設計,部分步道區段之喬木由在地社區提供,展現自然地景與在地參與感。

 

照片7  觀景步道(照片中落羽松為在地社區提供種植)

 

 (三)美化既有堤防:

既有堤防興建於民國7778年以鼎型塊、混凝土坡面工及漿砌塊石設置,因景觀及生態功能較為貧乏,為應地方水岸環境改善及營造生態親水環境期待,爰採覆土培厚植生,於堤頂設置自然透水步道,並於適當區段設置雲形階梯,又於高灘地劃設甲蟲復育區,除能塑造河岸景觀,亦提供在地甲蟲生態教育場域,除維持原有防洪功能外,讓人與環境系統共生互助。

照片8  堤頂以自然透水材料加固覆土

照片9  堤前階梯採曲線變化之雲形階梯且採用現地石材

 

(四)營造人文友善的多功能廣場:

宜蘭縣員山鄉枕山村為著名的休閒農業區,尤其周邊觀光景點望龍埤,朝聖之遊覽車絡繹不絕,但鄰近連結道路狹窄,致使遊覽車無法就地迴轉,而改至本工區高灘地進行迴轉。在設計上也考量當地需求及保留原有功能,除利用現地河床淤積之土石回填外,利用當地特有的黑扁石,導入宜蘭舊有城牆〝人〞字砌工法,設置多功能廣場周邊花台,讓在地傳統的建築藝術重現,亦可提供民眾休息作用。

照片10  人字砌工法(此為大礁溪上游人字砌房屋遺蹟)

照片11  多功能廣場採用人字砌花台

照片12  人字砌花台立面

(五)大礁溪支流出水工的自然營造:

工程範圍內現況存有2處支流既有構造物,於非汛期時,現況均無流水,經洽詢周邊居民表示,逢雨季或汛期時,支流水量充沛,且構造物均年久失修,建議本工程恢復原有排水功能。為讓設施融入當地自然景色,利用當地特有的黑扁石,特邀專業造景人工及機械篩選尺寸及砌疊,呈現自然地景風貌,兼具宣洩排洪及透水功能。

  

照片13  堤後排水出水工

照片14  野溪出水工

(六)望龍埤意象:

   在地民眾及社區發展協會等人建議結合附近望龍埤意象,以利展現周邊地方特色外;又因鄰近種植相關農作物常使用山泉水自然灌溉,而有多餘灌溉用清澈水源,希望能導入設置水憩相關設施,以提升景觀性或遊憩功能。

   經施工團隊乃回應地方建議,以水資源加值利用,並參考望龍埤引用「風從虎、雲從龍」之古諺,及草嶺古道虎字(1)碑鎮風煞魔、庇佑往來行旅等典故,故於池邊設置龍字碑,祈求「風調雨順,年穀豐稔」。

照片15  本工程營造之望龍埤意象

 

1:傳說於清同治六年鎮台總兵劉明燈北巡噶瑪蘭時,途經此地被狂風所阻,劉明燈即取自易經『風從虎、雲從龍、聖人作而萬物睹』的意思,當下以五節芒花為筆寫下『虎』,並命屬下刻於巨石上,藉以鎮風。

 

 

 

 

施作期間,施工廠商於河床清淤時,機緣巧合發現當地特有的龜甲石,石中又恰巧有台灣圖騰,故將其當水源出水口之景觀石座。

 

照片16  景觀石上有台灣圖像

 

四、工程之創新性、挑戰性、周延性

(一)創新性

坡面土方夯實施工部份,使用組裝拍實鋼板,增加快速施工性,增進坡面填土飽實度,提升平整度與穩定度。並於高灘地部分更以改良磁吸式夯實鋼板,進行整平夯實作業。

照片17  萬向振動型坡面壓實

照片18  加長臂輔助施工

照片19  磁吸鋼板夯壓草皮

 

 

(二)挑戰性

1.在工程設施安全方面,設計階段先將舊有堤防覆土加固植生、河道內拱型塊石固床工、跳石等各設施,以水理驗證(如掃流力及水理分析)其選用粒徑及排列方式,具有抗沖刷性及有效消能減緩沖刷,施作後亦歷經利奇馬、1080929日豪雨及米塔颱風考驗。

23

2.施工期間,整理河道穩定流路,並以「重職安、顧環保、品質管理好更好」特別加強職安與防汛應變工作,讓防災安全與河川環境兼顧。

 

照片20  防汛救災演練

 

(三)周延性

1.環境保育:

(1)進行施工前生態調查,並在兼顧原有生態下,以「迴避、縮小、減輕及補償」策略謹慎施工。

(2)規劃營造濱水植生區域及多孔隙棲地環境,形成生態保育廊道

(3)此外自然保留區並結合植栽營造地景,讓人與環境系統共生互助。

照片21  迴避-自然保留區維護多樣性生態

照片22  縮小-工程量體營造濱水植生帶

照片23  減輕-運輸衝擊材料就地取材

照片24  補償-復育蝴蝶及甲蟲場域

 

2.節能減碳思維:

秉持生態、節能、減碳三大設計理念施工時以省能源、省資源、低污染為指標,以就地取材、減少環境擾動及鋼筋混凝土減量、減少運輸油耗低碳施工。

 

照片25  利用大塊石護坦取代傳統混凝土

 
照片26  節能減碳作為
 

3.品質耐久性:

  1. 既有剛性堤防採覆土培厚植生,除維持原功能外,並加耐久性。
  2. 低水護岸固灘護堤並利用塊石間自然營力加固基礎增加糙度4.提昇民眾參與度:
  3. 從設計、施工做起,結合當地社區團體共同參與,並簽訂後續維護管理認養工作,徹底達成公、私協力,維持建設成果永續利用之目的。
  4. 及營造保留濱水植生帶,加強其抗沖刷性,維持河岸的穩定與河川生態環境生命力。

照片27  設計說明會化解民眾疑義

 

照片28  與社區發展協會溝通設計內容

照片29  社區提供草籽協助綠化

照片30  社區動員種植紅竹

五、獲獎特殊事蹟

(一)水利署工程督導成績甲等,推薦參加經濟部優質獎評選。

(二)經濟部針對本工程進行施工查核,查核成績穫近年最高分87分;榮獲經濟部公共工程優質獎第二名,施工品質獲得肯定。

照片31  經濟部國營會查核過程-過河跳石

 

照片32  經濟部國營會查核過程

 

(三)整體透明執行機制,榮獲經濟部水利署第一屆行政透明工程獎第二名,開放外界瞭解水利工程訊息、作業程序,加強制度面公開及跨域合作。

(四)開工後各級機關之督導及查核,本工程均能獲得委員之認同,足證本工程施工品質已獲肯定,後續施工過程,將更以兢兢業業態度與積極作為之精神如期、如質達成預定目標。

(五)施工期間與汛期重疊,落實汛期間之防汛自主檢查及相關防汛應變計畫內容,並針對臨水作業及各項安全措施加強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維持施工期間零工安事故之發生。

(六)提升河防安全,保護左岸礁溪鄉二結村及右岸員山鄉枕山村共300餘公頃農地及四千餘人生命財產安全。

(七)完成河川環境營造3.4公頃綠地優質休憩空間,提供在地居民的休閒散步之休憩空間,深獲好評。

 

 

照片33  工程會查核--文件審查

照片34  工程會現地查核

 

照片35  金質獎領獎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