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推動「流域綜合治理計畫」宜蘭縣持續改善降低淹水風險

宜蘭縣位於台灣東北部,由於位於東北季風迎風面,為台灣降雨量最多地區,加上區內河川坡陡流短之特性,降雨逕流易快速集中於中下游地區,容易形成水患,尤其蘭陽平原台九線以東地區(沿海鄉鎮),高程多低於4公尺,甚至低於暴潮位;另外受惠於北宜高速公路通車,蘭陽平原納入北部生活圈,再加上擁有全省發展最快之休閒農業、民宿、特色農舍等,加速區域之開發,相對提高水患風險。
為有效改善淹水問題,於95年起宜蘭縣透過「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相繼針對冬山河排水系統、得子口溪排水系統、美福地區排水系統、宜蘭河排水系統、蘇澳溪水系等相關縣管河川、區域排水進行規劃及防洪治理工作;歷經8年計畫其中堤防、護岸長度約改善約43,000m、疏濬清淤長度約27,000m、新建抽水站11座、排水閘門45座等,整治投資經費計41.73億元,預估改善淹水面積達23.81平方公里,經過中央與地方合作執行,治水成效亦隨著各治理工程陸續完工後持續展現,淹水情形亦有明顯改善。
103年行政院核定之「流域綜合治理計畫」中,宜蘭縣為持續辦理水患治理計畫相關治理工程,依據水患治理計畫已完成規劃,惟尚未改善完成,經檢討有必要辦理後續治理工程,以擴大水患治理計畫成效;其中本計畫第1期(103~104年)經核列宜蘭縣治理工程分別為「廣興抽水站新建工程」、「五結排水抽水站新建工程」、「新興抽水站新建工程」、「舊寮溪排水改善工程」、「湯圍中一排改善工程」、「新興抽水站引水幹線興建工程」、「十六份排水下游段改善工程(南北二路橋以上河段)」、「林寶春排水抽水站」、「林寶春排水改善工程」、「黃德記排水改善工程(柴圍橋以下河段)」等10案,治理改善位置平均分散於冬山河、得子口溪、美福地區等主要易淹水區域,該治理工程第一河川局與宜蘭縣政府亦已協調分工,並分頭進行相關用地取得及測設作業,期能儘早完成治理工程提高保護標準,改善易淹水地區居民生活環境品質。